汝城:强化资金管理措施 着力打造幸福养老样板
近年来,汝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重要指示精神,抢抓列为全省养老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县、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县、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县机遇,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强化资金管理措施,着力打造幸福汝城养老样板。2021年,汝城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获得了省人民政府的通报表扬,并得到200万元资金和优先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养老服务项目的奖励。
一是打牢“养”的基础。坚持“软硬兼施”,在硬件上抓完善,在软件上抓提升。投入8000万元建成了县健康养老服务中心,面对面、点对点与乡镇、村组沟通协调,顺利完成6所乡镇敬老院撤并工作;投入1470万元,实施了文明、泉水两所敬老院改扩建以及土桥中心敬老院建设,形成了以县健康养老服务中心为核心,东面的土桥、西面的文明、南面的泉水三所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为“极点”、N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补充的“1+3+N”格局。由县财政、民政、发改、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城区养老服务设施采取社会化运营时原则上无偿或提供给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使用。截至2021年12月底,城区新建小区建设养老设施5处,已交付使用5处。落实养老服务发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社区养老服务运营、连锁品牌扶持“四项补助”,出台建设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提高薪酬待遇水平等措施,全面提升了老年人护理水平。
二是完善“管”的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出台了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社区养老服务资金及设施供给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按照属地管理、分工负责要求,压实养老服务资金及设施供给管理责任。规范养老机构运营,严范资金风险,确保辖区内老年人的钱袋子安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利用覆盖式宣传教育、集中宣讲、资金代管等方式,增强老年人的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意识,让他们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坚持生命至上,投入100多万元,建设养老机构安联网平台,做到县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县中心敬老院)、全县乡镇敬老院及部分村(社区)友邻互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安全监管全覆盖。
三是做好“心”的文章。突出建党引领、红色传承、乡村振兴、居家养老等有机融合,多方统筹资金,加大投入,让每一名老年人都感受到温暖。截至目前,全县财政投入473万元,建设“友邻互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9个。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募集企业、社会组织、各界人士养老金200余万元,推动形成成本可负担、方便可普惠的养老服务,2022年3月底,已完成300张家庭床位建设和600人次的居家上门服务。同时,积极调动志愿者、社工等社会资源开展关爱留守老人活动26次,为留守老年人服务,多渠道加强对特困、残疾、高龄独居、留守老年人的关注、关心。白泉村突出“党建+养老”,在老年协会、党小组的动员下,每个党员带头结对2-5名老人,关心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一日一问候。沙洲村利用“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外沙村利用开国上将朱良才故居,传播红色革命故事,弘扬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优良传统。